轨道交通2号线个盾构区间双线日,伴随着盾构机刀盘破壁而出的轰鸣声,东莞轨道交通2号线标虎门金捷路站-光明路站区间右线盾构顺利贯通。截至目前,地铁2号线个盾构区间双线贯通,为项目竣工和开通运营提供了重要保障。
自项目开工以来,市轨道公司与各参建单位建立高效协作机制,强化全过程技术管控,为工程优质高效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。在盾构掘进过程中,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,督促承包商严格落实盾构施工参数的控制,加强盾构同步注浆及二次注浆,落实地面监测与巡查,最终实现了盾构顺利侧穿莞佛高速太平大桥引桥桩基群、既有110KV电塔桩基及连升南路一号桥新建桩基,下穿广济河段及雨水箱涵,安全精准抵达虎门光明路站。
东莞鸿福西路—银龙路跨江通道工程项目也传来新消息,东莞首条沉管隧道整体进度完成近半,现正全力抢抓工期,预计2027年完成通车。
建造现场,在面积相当于2个标准足球场(一个标准足球场面积为7140平方米)的干坞基坑内,工人们正分组进行钢筋安装作业。
在干坞现场,最令人震撼的莫过于全断面浇筑工艺。传统隧道分段浇筑会留下“接缝疤痕”,就像拼图一样,接缝处容易成为薄弱环节。而这里采用的“一次成型”技术——1600立方米混凝土在30小时内连续浇筑,形成浑然一体的箱体。
更神奇的是混凝土的“自愈”能力——该项目的混凝土加入了自愈型无机增殖防水剂,该材料的活性成分在无水的情况下处于休眠状态,一旦遇到水,休眠被激活,立即与水发生反应,结晶继续进行,使得混凝土结构具有“动态”修复的特性。这项仿生技术首次应用于沉管隧道,能有效修补裂缝、延长隧道使用寿命。
鸿福西路—银龙路跨江通道工程位于东莞市西北部,为连接万江和南城之间的城市主干路隧道工程,北起万江大道,沿银龙路布设,向南穿越东莞水道和曲海大桥,接鸿福西路,南至港口大道,主线km,工程按城市主干路双向6车道、时速50km/h标准设计。为实现交通转换,隧道共设置3条匝道,总长约1248m,其中A匝道为银龙路南侧入口,B匝道为车站南路出口,C匝道为体育公园西门出口。
日前,世界最高双层悬索桥——狮子洋大桥东主塔完成T32钢壳节段吊装,至此,东、西主塔建设高度均过半,达171.1米,为明年上半年桥塔封顶、项目顺利推进奠定坚实基础。
截至目前,狮子洋通道建设有序推进,狮子洋大桥锚碇正进行锚固系统施工,主塔预计年内突破200米;东、西高墩区引桥工程下部结构施工已全部完成,将进入顶推支架施工新阶段;引桥工程正架设预制梁,逐步转入上部结构施工。